您好,欢迎您访问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全国服务热线: 021-34902529

新闻资讯

81岁老人钻研管道疏通60年 获13项国家专利 解决无数下水管道堵塞而烦恼

所属分类:新闻资讯 点击次数: 发布日期:2022-04-07 23:24:52

【原标题:81岁老人钻研管道疏通60年 获13项国家专利 解决无数下水管道堵塞而烦恼】

我就是想让更多的居民不再因下水管道堵塞而烦恼 81岁的周传喜老人是市房地局住宅开发修建公司退休管道工,为了解决下水道堵塞这一困扰广大居民的难题,干了一辈子 淘粪水工作的周传喜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,设计出一套室内排水系统,并于上世纪 90年代初获得了10项国家专利 。 去年,老人又在此前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改进,并向国家专利局提出7项专利申请 ,日前,其中3项已获批。

今年81岁的周传喜老人身材高大,提起干了一辈子的管道疏通工作,老人的双眼顿时散发出光芒,铺开大大小小的图纸开始讲解。这些图纸是老人一辈子的心血,看着面前一摞摞的图纸,以及图纸上标注的一手漂亮的隶书,人们很难想象老人只上了4年小学。

老人了解到,这样的管道系统是照搬上世纪50年代苏联三层以下楼房的设计,并不符合城市日益增高的楼房。虽然文化程度低,但周传喜通过不断学习,结合实践经验,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尝试管道技术的一系列革新。

这些革新包括:把传统的厨房、厕所各走一趟下水管改为共走一趟下水管,废除90度弯头,改用五通或带清扫口的丁字 四通管件;P型存水弯改为V型,并加装一个检查孔,如果居民的物件不慎掉入管道,只需打开检查孔便可很方便地取出;把过去的立管横管同一直径改为横管略粗于立管,因为这样的新设计不仅能防止堵塞,还方便维修,可以节约30%以上的原材料。

赴京城献艺

针对上述问题,周传喜利用自己的新型管道系统进行了管道重新设计改造:将原有直径200毫米的排油主干管改为250毫米粗,去掉了立管上3个90度弯头和横管上的1个45度弯头,增大了横主干管的坡度,把厕所排污与排油管分开,并增设了几个清扫口和外接口。如此一来,既减少了堵塞,也给疏通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,一旦发生堵塞可以很方便地打开清扫口疏通,管道内掉进东西也很容易取出。事后,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机电处专门给周传喜送来京晋亲密如一家 红心滋润科技花的锦旗。

惠四方群众

为此,太原市不少单位都纷纷向周传喜取经,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他的技术,市工商综合开发公司通顺巷宿舍的居民就是实际受益者。在该宿舍已经住了14年的毕秀英从未因下水管道堵塞而烦恼过,看着周围经常有亲戚朋友因下水管道堵塞犯愁,毕秀英觉得很幸运:当初是单位坚持采用周传喜老人的技术,现在看来的确有很大作用。

基于他的特殊贡献,周传喜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,先后获得市特级劳模、省劳模、建设部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优秀革新能手等荣誉称号。

从60岁取得10项专利到现在已有21年,周传喜本该颐养天年,但他却每天不得闲。除了帮助别人设计和疏通下水管道,每每看到新闻媒体报道下水管道堵塞,甚至楼房被污水浸泡出现下沉、裂缝时,老人都感到不安和焦急。20多年间,老人通过潜心研究,对之前的10项专利进行了改进和完善,设计出多功能连体系列室内排水系统。

老人计算过,仅以老军营小区为例,使用新型设计可以节约下水管件万余件,直管万余米。随后,周传喜将自己的新设计分8个项目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,并于去年7月份收到了 《受理通知书》,到去年11月份时,室内排水管道装置等其中3项已获批准,被授予国家专利。

尽管周传喜老人的想法得到了实践检验和人们的认同,但由于没有被列入建筑规范,目前尚无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。

去年9月份,老人将相关资料递交市住建委,希望能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,以便早日将他的下水管道系统更广泛地应用于实践。去年11月23日,市住建委向省住建厅书面汇报:老人数十年坚持该领域的研究,并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相关专利,该专利产品属于建设行业的科技成果,新产品、新技术,请省厅予以认定可否纳入规范。

服务项目

首页 服务 联系 顶部